为了保证演示站的正常运行,因此部分功能在演示过程中不可用
如果在体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通过QQ联系客服
前台账号 | 前台密码 | 后台账号 | 后台密码 |
---|---|---|---|
test@test.com |
111111 |
test |
testtest |
为了保证演示站的正常运行,因此部分功能在演示过程中不可用
如果在体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通过QQ联系客服
前台账号 | 前台密码 | 后台账号 | 后台密码 |
---|---|---|---|
test@test.com |
111111 |
test |
testtest |
“信息时代”或许可以解释为信息价值凸显的时代。信息要发挥价值,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本身或许并没有创造更多的信息,但人类活动的信息更多地被记录下来,并成为了可供统计、分析的数据,当各类数据积累到足够多时,它的价值便呈现出来。于是,对于当前这个时代又出现了一个更为确切的描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从提出到被认识,也就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众多行业和领域,包括新闻。很多媒体已经开始了数据新闻的尝试,并赢得了受众的认可。在这方面,电视媒体起步较晚。电视媒体在数据新闻制作上有自身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如何整合资源、扬长避短,便是本文关注的课题。
一、基于大数据的新闻
国内外学者对数据新闻的界定,主要从生产方式或制作方式的角度概括,即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
以数据为主题的新闻,早已有之,如过去的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既有对这两类新闻的继承,如都是以数据为主要元素,又有了本质的跨越,即所基于的数据不同,数据新闻制作所依靠的数据是海量数据——大数据。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在生产制作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1)从新闻线索的获取来看,传统新闻的线索有很多来源,诸如观众爆料、相关部门的通报、记者的亲身体验等等,总之多源自现实生活;而数据新闻的线索则来自于海量数据。(2)从制作环节来看,以电视新闻为例,一条新闻至少需要经过采访、拍摄、配音、剪辑等几个环节;数据新闻则主要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通过图像化手段呈现数据。如果网络够发达,足不出户就能制作出数据新闻。(3)从表现方式来看,传统新闻通常关注个体和个案,以个体的典型报道来表达对相关群体的观照;数据新闻则能够对“全体”进行报道,因为其所基于的大数据就是报道对象的全体数据,与数据短缺时代通过抽样调查来反映整体状态不同,大数据使“样本=总体”成为现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由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新闻更有可能接近于事件真实。
二、数据新闻的实践要点
从数据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到,数据新闻的制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获取数据(getting data)、分析数据(analysis data)、数据可视化(visualizing data)。
笔者将从这三方面谈谈数据新闻的实践要点:
(一)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是数据新闻制作的前提。没有数据,就如同电视新闻没有画面、没有声音,此时的新闻制作便面临无米之炊。
数据获取的难易与一个国家的信息数据化程度和数据的公开程度密切相关。在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的国家,各领域信息的存储已经实现数字化和数据化。例如谷歌数字图书馆将大量的实体书籍通过扫描的方式转化成可在电脑上存储的数字文本,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然后又研发了一种能够识别数字图像的光学字符识别软件来识别文本的字、词、句和段落,使图片成为了可供调阅的数据,这便完成了“数字化”向“数据化”的转变。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公益团体、企业、互联网公司已经做了大量这类基础工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涵盖医疗、地理、通讯、交通等各个领域,并且很多数据库资源还是免费的,这就为数据新闻的制作和生产打下了基础。
(二)分析数据
很多媒体通常没有自己的独家数据,但这并不妨碍各家媒体制作数据新闻,因为数据可以从外部获取。此时,数据新闻制作的关键,便在于对数据价值的分析和挖掘上,这种能力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即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寻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数据与事实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预测未来事实的走向。例如谷歌通过对用户在网站上搜索词条的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出流感病的传播范围,甚至可以精确到具体的地区和州;与之相对,美国的疾控中心只能在流感病例确诊两周后进行事后统计,只能记录而无法做到预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事实走向,这一特质令数据新闻具备了“社会瞭望哨”的功能。由此可见,数据本身并不能说话,数据的价值必须经过人为的挖掘,才能够逐步显现。不过,目前大多数媒体的数据新闻很难做到预测的层面,而只能在统计的基础上呈现数据的浅层信息。
(三)数据可视化
数据新闻通常是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发布,常用的表现方式有图表、表格、图片、视频、动画、地图等视觉化的手段。英国的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卫报》是数据新闻的先驱者,在“2012美国大选报道”专辑中,《卫报》的55篇报道均使用了信息图表,除了静态图表之外,近1/3的报道运用了交互式动态图表,呈现在官方网站上。比如在《交互式导引: 2012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一览》这篇报道中,在美国地图上用红蓝两色分别代表民主党与共和党,其力量对比一目了然。而且当用户将鼠标移到某一州所在位置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该州的投票数据,非常直观清晰。可视化的呈现令观众对数据的认识、解读简单化,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同时,令数据变得具有亲和力,令新闻变得“好看”。
三、电视媒体实践数据新闻的对策建议
国内的数据新闻制作的基础条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数据新闻的实践面临特有难点和困境。以下从电视媒体的角度,谈几点对策建议:
(一)构建自有网络占有数据
我国各个行业事实上都已经收集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只是这些资料大多数处于沉睡状态——要么没有数字化,要么没有数据化。因此,打造自有数据是社会各个领域需要从事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真正占有大数据的,主要是几大互联网公司,如百度的搜索数据、新浪的微博数据、腾讯的社交行为数据,以及诸多电商网站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然而,我国的网络媒体没有完整的新闻采编权,因此,它们缺乏数据新闻制作的动力,而往往是利用传统媒体发布的一些“二手数据”加工制作成数据新闻。他们对自身积累的大数据的利用,通常只服务于赢利目的,如致力于优化产品体验、广告的精准投放、用户需求预测等,而不是服务于数据新闻的制作。因此,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公共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无法低成本共享的现实处境下,广电媒体应该构建起自己的大数据获取来源。一方面,要经营好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展会员,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相关主题,做一些问卷调查,在数据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制作出可令观众信服的数据新闻。另一方面,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和全国联网,通过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终端——机顶盒,实现用户收视行为的大数据收集。新闻节目主创人员通过这些自有数据的挖掘,可以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闻线索。
(二)引入外部力量助力数据新闻生产
严格来说,数据新闻的前两个环节——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与新闻无关,而与大数据产业有关。《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维尔托将大数据价值链概括为三大构成:(1)大数据掌控公司,这类公司能够占有数据;(2)大数据思维公司,这类公司具备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能够发现数据与预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3)大数据技术公司,它们提供分析、统计数据的相关算法、工具。由此可见,不论是数据获取,还是数据的分析,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的独立环节,从经济学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市场将逐渐孵化出一大批数据收集公司、大数据咨询公司和数据分析技术支持公司。
电视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短期来看很难具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分析工具。维尔托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数据科学家”,这种职业是“统计学家、软件程序员、图形设计师与作家的结合体”。在广电,几乎没有这四类专业人才,更何况是这四类专业人才的结合体。广电媒体现有的从业者也很难通过培训向这些职业转型,不像互联网网公司,互联网公司这类专业的人才很多,并且转型相对容易。从短期来看,电视媒体要从事数据新闻事件困难重重,因此,引入外部力量是必经之路。电视媒体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从事数据新闻的制作,尤其在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方面,应充分整合政府部门、公益组织、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技术支持公司等多方力量,实现数据新闻的高质量、规模化生产。
(三)综合运用电视手段呈现数据
在日常的媒体接触中,我们会有一些切身感受,例如,当我们从报纸上读到关于各种灾难的死亡数字时,如果不是发生在身边,常常会麻木,不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关联,但是如果能亲眼看到相关的新闻画面,如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幸存者残缺的肢体,或亲耳听到死难者亲属悲痛的哭喊,都不免为之动容,这便是影像的震撼力。掌握影像力量,便是电视媒体独一无二的优势。因此,相比报纸、网络,电视媒体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从数据新闻的节目形态来看,完全可以融入专家访谈、当事人采访、观众参与互动、资料片播放、动漫演示、氛围音乐渲染、字幕设计等电视手段,令数据新闻更加“好看”。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财经郎眼》,其中有很多解读数据的环节。但是在节目改版前,节目形态类似于《锵锵三人行》,就是三人聊天,除了资料片的播放,在数据的呈现上没有利用任何可视化手段,仅仅是依靠郎咸平来“说”数据。2013年节目改版、扩版,增加了郎咸平的个人脱口秀环节,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当期节目关注的社会事件,其中包含大量的数据分析,节目主创人员包括郎咸平自身在改版之后都非常注重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运用了大量的3D虚拟在线包装技术,在节目现场还原真实情境,将枯燥的专业问题和数据形象化、动漫化、生动化,令观众如临其境,视觉效果直观、鲜活。节目改版后,收视率迅速飙升,网络点击率也大幅攀升。由于改版后节目更加通俗,更具有娱乐性,吸引了大量原本并不关注财经领域的普通受众。
总之,新闻节目的成败,首要因素在于真实,其次便要“好看”。观众愿意看,新闻的价值才能够体现。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能够接近真实的新闻制作手段,只要在数据资源整合上开拓更多渠道,在“好看”上做足文章,这一新闻品类或将成为电视媒体除娱乐选秀节目之外,赢得受众、提升公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大利器。